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养生 >> 正文 >

小宝宝鼻塞怎么办-华医健康养生网

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

也可用一根细棉签沾一点水探入鼻孔内轻轻旋转,将鼻腔分泌物卷住,随棉签拖出来。

2、麻黄素滴鼻子如果效果不理想,可用0.5%麻黄素滴鼻子,每侧一滴。

每次在吃奶前使用,以改善吃奶时的通气状态。

每天使用3-4次,次数不能过多,因过多使用可能造成药物性鼻炎。

3、做好清洁卫生为了减低家中的过敏原,家中的清洁卫生工作要做好,爸妈要勤换床单,经常吸尘,这些可以减低宝宝鼻敏感的情况。

4、温湿毛巾敷鼻如果是因感冒等情况使鼻粘膜充血肿胀时,可用温湿毛巾敷于鼻根部,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5、利用浴室蒸气湿润的空气可以舒缓宝宝的鼻粘液,帮助鼻涕流出来,所以可以利用帮宝宝洗澡时,让浴室充满蒸气,蒸一下宝宝的鼻子。

6、定期用吸鼻器妈妈可以定期给宝宝使用吸鼻器吸走鼻水和武汉癫痫医院在哪里粘液,但不要太用力,轻轻吸就可以了,太用力可能会造成鼻腔受伤。

7、用手按摩鼻侧用温热的手轻轻按摩宝宝鼻子两侧,从上往下,从鼻梁到鼻翼部位,鼻翼两侧可以多按压一会,因为按摩这里的穴位对治疗鼻塞很有效。

8、姜片蒜片泡脚姜片、蒜片用开水煮透,然后在水中加入一些盐和醋,等到一定的温度就可以为宝宝泡脚了,水凉就再加水,直到宝宝的脚泡热泡红为止,然后给宝宝穿上干净的袜子,保暖睡觉。

9、可使用喷鼻剂使用新生儿、婴幼儿专用的生理食盐水喷鼻剂,喷2、3滴食盐喷雾到宝宝的鼻子里,宝宝就会打喷嚏,只要替他清除鼻涕就可以了。

10、热毛巾盖眼睛用温热毛巾轻轻按在宝宝眼睛中间的部位,变冷后更换,这样也可以缓解宝宝的鼻塞。

二、宝宝鼻塞分清原因对症治疗感冒鼻塞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

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表现: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治疗癫痫病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治对策: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急性鼻窦炎鼻塞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防治对策: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

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哈尔滨中亚癫痫病医院 专业治疗癫痫病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鼻痂阻塞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表现: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防治对策: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

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三、如何消除小宝宝鼻塞如果是由于受冷而引起急性鼻塞,要及时给婴儿保温。

例如提高环境温度,给孩子添加衣服,还可以用温水把毛巾浸湿,并把毛巾放在婴儿的鼻部进行热敷,这样有助于婴儿鼻子通畅。

(自我按摩:患者平坐,用拇、食两指在鼻翼两侧自上而下揉摩3分钟,再揉压迎香穴1分钟,当鼻腔有热感时气息就通。

每隔2-3小时做一次,2天后鼻塞自然消失。

若为重感冒引起轻度发热的鼻塞,配风池穴、合谷穴按摩也有一定帮助。

蒸熏法:以食醋20毫升,加热蒸发,患者吸入蒸气,鼻塞自解。

也可用葱白或洋葱切碎煮沸,自然呼吸,吸入葱白、洋葱的水蒸汽,过不久能消除鼻塞。

填塞法:用热毛巾敷鼻,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有一定效果。

变位法:用于婴儿鼻塞,婴儿常因鼻塞哭闹,无法入睡,可将其竖直抱起改变平卧位,有时能自然通气。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文章内容涉及版权冲突,请微信或邮箱联系,本站会尽快删除。
如本站作者授权发表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http://zs.svbbg.com  紫薯养生网    版权所有